在今年的7月份全國農技中心召開了2021年全國玉米中后期、中晚稻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會議。
本次會議主要介紹了重大病蟲害跨區遷飛、發生流行規律和新形勢下的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經驗,就害蟲監測工具標準化技術參數進行了探討,重點分析了目前玉米、中晚稻種植情況、病蟲發生基數和氣象趨勢,對玉米和中晚稻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了研究。為了應對這一年草地貪夜蛾、水稻“兩遷害蟲”等重大病蟲發生的嚴峻形勢,會議要求全國測報系統繼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,用好高空測報燈,確保調查質量;充分發揮智能監測設備的優勢,不斷提升工作效能;發揚測報人勤勉盡責的優良傳統,積極履行監測預警職責,為全面奪取秋糧豐收奠定基礎。
據預測,今年,病蟲害總體偏重,發生面積8.4億畝,其中蟲害5.7億畝次,病害2.7億畝次;草地貪夜蛾、三代粘蟲、二代草地貪夜蛾、三代粘蟲、二代草地貪夜蛾、棉鈴蟲等遷飛性害蟲對玉米生產的威脅較大,玉米螟、大斑病、褐斑病普遍存在。據預測,中、晚稻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,發生面積9.2億畝,其中蟲害6.3億畝次,病害2.9億畝次;稻飛虱、紋枯病偏重發生,稻飛虱、紋枯病偏重發生,稻飛虱、稻飛虱、二化螟等發生面積9.2億畝次,稻曲病發生面積為9.2億畝。期望通過高空測報燈的監測,做好各種預防措施,減少糧食的損失。